該成果就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區域養殖廢棄物與農作物秸稈資源現狀、“湘村黑豬”產業基礎、當地資源環境承載力、沼氣工程原料的可獲得性、沼渣沼液的消納能力和生物天然氣的利用渠道等進行了透徹、系統的分析;對項目技術來源、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工程建設內容與規模、原材料供應與物料平衡、產業鏈構建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并對項目做了規范的效益評價與風險性分析。
按照系統工程優化原理,運用可持續發展理論、循環經濟理論與方法,以大型沼氣工程為紐帶,構建“豬—沼—種植”生態循環經濟模式與綜合技術體系。項目采用中溫高濃度混合原料發酵工藝技術路線,以“預處理+CSTR一體化”為核心的沼氣工程技術方案,實現種養平衡和養殖廢棄物資源化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方案先進、實用,可操作性強。
該項目初步設計已于2015年10月通過專家組評審;2016年4月日,湖南省農業委員會以湘農辦發[2016]60號文對該項目初步設計方案進行了批復;整個項目建設正按計劃實施。
該項目榮獲湖南省2015-2016年度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