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涩av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蜜月av夜夜澡人人爽人人软件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大尺度电影

您好!歡迎訪問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站內搜索:
   

權威發布:國家林業局 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辦法》和《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的通知

來源:中國林業網 發布日期:2017年5月10日 訪問次數:889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廳(局)、財政廳(局),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長白山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局、財務局:
  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和保護管理工作,針對新時期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和保護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國家林業局、財政部對《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林資發〔2013〕71號)和《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辦法》(林資發〔2009〕214號)進行了修訂,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各單位要按照《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辦法》的要求,及時落實好國家級公益林保護等級,進一步做好國家級公益林區劃落界工作,切實將國家級公益林落實到小班地塊,并據此更新國家級公益林基礎信息數據庫等檔案資料。在此過程中,不得擅自調整、變更國家級公益林的范圍。國家級公益林區劃落界的小班屬性數據和矢量數據,應當與當地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林地落界成果相銜接。要嚴格按照《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規定的要求和程序,規范開展國家級公益林動態調整和保護管理工作,嚴禁隨意調整國家級公益林范圍,違規使用國家級公益林林地。
  更新后的國家級公益林基礎信息數據庫等數據資料,由各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商財政部門同意后,于2017年12月31日前報送至國家林業局。
  特此通知。

  附件:1.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辦法
     2.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


國家林業局
財政部
2017年4月28日

  附件1

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工作,加強對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發〔2003〕9號)、《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發〔2008〕10號)等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國家級公益林是指生態區位極為重要或生態狀況極為脆弱,對國土生態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以發揮森林生態和社會服務功能為主要經營目的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
  第三條 全國國家級公益林的區劃界定適用于本辦法。
  第四條 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應遵循以下原則:
  ——生態優先、確保重點,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集中連片、合理布局,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和諧統一。
  ——尊重林權所有者和經營者的自主權,維護林權的穩定性,保證已確立承包關系的連續性。
  第五條 國家級公益林應當在林地范圍內進行區劃,并將森林(包括喬木林、竹林和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作為主要的區劃對象。
  第六條 國家級公益林范圍依據本辦法第七條的規定,參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全國林業發展區劃》等相關規劃以及水利部關于大江大河、大型水庫的行業標準和《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等相關標準劃定。

  第二章 區劃范圍和標準

  第七條 國家級公益林的區劃范圍。
  (一)江河源頭——重要江河干流源頭,自源頭起向上以分水嶺為界,向下延伸20公里、匯水區內江河兩側最大20公里以內的林地;流域面積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源頭,自源頭起向上以分水嶺為界,向下延伸10公里、匯水區內江河兩側最大10公里以內的林地。其中,三江源區劃范圍為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的林地。
  (二)江河兩岸——重要江河干流兩岸(界江(河)國境線水路接壤段以外)以及長江以北河長在15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兩岸,長江以南(含長江)河長在300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積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兩岸,干堤以外2公里以內從林緣起,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重要江河干流包括:
  1.對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河流:長江(含通天河、金沙江)、黃河、淮河、松花江(含嫩江、第二松花江)、遼河、海河(含永定河、子牙河、漳衛南運河)、珠江(含西江、潯江、黔江、紅水河)。
  2.生態環境極為脆弱地區的河流:額爾齊斯河、疏勒河、黑河(含弱水)、石羊河、塔里木河、渭河、大凌河、灤河。
  3.其他重要生態區域的河流:錢塘江(含富春江、新安江)、閩江(含金溪)、贛江、湘江、沅江、資水、沂河、沭河、泗河、南渡江、甌江。
  4.流入或流出國界的重要河流: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元江、伊犁河、獅泉河、綏芬河。
  5.界江、界河: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鴨綠江、額爾古納河。
  (三)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林地。
  (四)濕地和水庫——重要濕地和水庫周圍2公里以內從林緣起,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
  1.重要濕地是指同時符合以下標準的濕地:
  ——列入《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重要濕地名錄和濕地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濕地。
  ——長江以北地區面積在8萬公頃以上、長江以南地區面積在5萬公頃以上的濕地。
  ——有林地面積占該重要濕地陸地面積50%以上的濕地。
  ——流域、山體等類型除外的濕地。
  具體包括:興凱湖、五大連池、松花湖、查干湖、向海、白洋淀、衡水湖、南四湖、洪澤湖、高郵湖、太湖、巢湖、梁子湖群、洞庭湖、鄱陽湖、滇池、撫仙湖、洱海、瀘沽湖、清瀾港、烏梁素海、居延海、博斯騰湖、塞里木湖、艾比湖、喀納斯湖、青海湖。
  2.重要水庫:年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含400毫米)的地區庫容0.5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庫;年均降雨量在400—1000毫米(含1000毫米)的地區庫容3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庫;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區庫容6億立方米以上的水庫。
  (五)邊境地區陸路、水路接壤的國境線以內10公里的林地。
  (六)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防風固沙林基干林帶(含綠洲外圍的防護林基干林帶);集中連片30公頃以上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包括:
  1.八大沙漠:塔克拉瑪干、庫姆塔格、古爾班通古特、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庫布齊、柴達木沙漠周邊直接接壤的縣(旗、市)。
  2.四大沙地:呼倫貝爾、科爾沁(含松嫩沙地)、渾善達克、毛烏素沙地分布的縣(旗、市)。
  3.其他荒漠化或沙化嚴重地區:河北壩上地區、陰山北麓、黃河故道區。
  4.水土流失嚴重地區:
  ——黃河中上游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以鄉級為單位,溝壑密度1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溝蝕面積15%以上或土壤侵蝕強度為平均侵蝕模數5000噸/年?平方公里以上地區。
  ——長江上游西南高山峽谷和云貴高原區,山體坡度36度以上地區。
  ——四川盆地丘陵區,以鄉級為單位,土壤侵蝕強度為平均流失厚度3.7毫米/年以上或土壤侵蝕強度為平均侵蝕模數5000噸/年?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區。
  ——熱帶、亞熱帶巖溶地區基巖裸露率在35%至70%之間的石漠化山地。
  本項中涉及的水土流失各項指標,以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水土保持主管部門提供的數據為準。
  (七)沿海防護林基干林帶、紅樹林、臺灣海峽西岸第一重山脊臨海山體的林地。
  (八)除前七款區劃范圍外,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以禁伐區為主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
  1.未開發利用的原始林。
  2.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
  3.以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樹種為優勢樹種,以小班為單元,集中分布、連片面積30公頃以上的天然林。
  第八條 凡符合多條區劃界定標準的地塊,按照本辦法第七條的順序區劃界定,不得重復交叉。
  第九條 按照本辦法第七條標準和區劃界定程序認定的國家級公益林,保護等級分為兩級。
  (一)屬于林地保護等級一級范圍內的國家級公益林,劃為一級國家級公益林。林地保護等級一級劃分標準執行《縣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技術規程》(LY/T 1956)。
  (二)一級國家級公益林以外的,劃為二級國家級公益林。

  第三章 區劃界定

  第十條 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統一組織國家級公益林的區劃界定和申報工作。縣級區劃界定必須在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基礎上,按照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的要求和內容將國家級公益林落實到山頭地塊。要確保區劃界定的國家級公益林權屬明確、四至清楚、面積準確、集中連片。區劃界定結果應當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按照公示程序和要求在國家級公益林所在村進行公示。
  第十一條 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成果,經省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向國家林業局和財政部申報,并抄送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由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管理機構直接向國家林業局和財政部申報,并抄送當地專員辦。
  申報材料包括:申報函,全省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利資源等情況詳細說明,林地權屬情況,認定成果報告,國家級公益林基礎信息數據庫,以及省級區劃界定統計匯總圖表資料。
  第十二條 區劃界定國家級公益林應當兼顧生態保護需要和林權權利人的利益。在區劃界定過程中,對非國有林,地方政府應當征得林權權利人的同意,并與林權權利人簽訂區劃界定書。
  第十三條 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國家林業局會同財政部對省級申報材料進行審核,組織開展認定核查,并根據省級申報材料和審核、核查的結果,對區劃的國家級公益林進行核準,核準的主要結果呈報國務院,由國家林業局分批公布。省級以下林業主管部門負責對相應的森林資源檔案進行林種變更,并將變更情況告知不動產登記機關,按規定進行不動產登記。

  第四章 附則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國家林業局會同財政部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國家林業局、財政部2009年印發的《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辦法》(林資發〔2009〕214號)同時廢止,但按照林資發〔2009〕214號文件區劃界定的國家級公益林繼續有效,納入本辦法管理。


  附件2

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和規范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和管理,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國家級公益林是指依據《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辦法》劃定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
  第三條 國家級公益林管理遵循“生態優先、嚴格保護,分類管理、責權統一,科學經營、合理利用”的原則。
  第四條 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和管理,應當納入國家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并落實到現地,做到四至清楚、權屬清晰、數據準確。
  第五條 國家林業局負責全國國家級公益林管理的指導、協調和監督;地方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和管理。
  第六條 中央財政安排資金,用于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和管理。
  第七條 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國家級公益林保護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文件和政策的宣傳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林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設立國家級公益林標牌,標明國家級公益林的地點、四至范圍、面積、權屬、管護責任人,保護管理責任和要求、監管單位、監督舉報電話等內容。
  第八條 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單位應當與林權權利人簽訂管護責任書或管護協議,明確國家級公益林管護中各方的權利、義務,約定管護責任。
  權屬為國有的國家級公益林,管護責任單位為國有林業局(場)、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及其他國有森林經營單位。
  權屬為集體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管護責任單位主體為集體經濟組織。
  權屬為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管護責任由其所有者或者經營者承擔。無管護能力、自愿委托管護或拒不履行管護責任的個人所有國家級公益林,可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委托的單位,對其國家級公益林進行統一管護,代為履行管護責任。
  在自愿原則下,鼓勵管護責任單位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向社會購買專業管護服務。
  第九條 嚴格控制勘查、開采礦藏和工程建設使用國家級公益林地。確需使用的,嚴格按照《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辦理使用林地手續。涉及林木采伐的,按相關規定依法辦理林木采伐手續。
  經審核審批同意使用的國家級公益林地,可按照本辦法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的規定實行占補平衡,并按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報告國家林業局和財政部。
  第十條 國家級公益林的經營管理以提高森林質量和生態服務功能為目標,通過科學經營,推進國家級公益林形成高效、穩定和可持續的森林生態系統。
  第十一條 由地方人民政府編制的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和林業主管部門編制的森林經營規劃,應當將國家級公益林保護和管理作為重要內容。對國有國家級公益林,縣級以上地方林業主管部門應當督促國有林場等森林經營單位,通過推進森林經營方案的編制和實施,將國家級公益林經營方向、經營模式、經營措施以及相關政策,落實到山頭地塊和經營主體;對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引導和鼓勵其經營主體編制森林經營方案,明確國家級公益林經營方向、經營模式和經營措施。
  第十二條 一級國家級公益林原則上不得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嚴禁打枝、采脂、割漆、剝樹皮、掘根等行為。
  國有一級國家級公益林,不得開展任何形式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教學科研等確需采伐林木,或者發生較為嚴重森林火災、病蟲害及其他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確需對受害林木進行清理的,應當組織森林經理學、森林保護學、生態學等領域林業專家進行生態影響評價,經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依法審批后實施。
  集體和個人所有的一級國家級公益林,以嚴格保護為原則。根據其生態狀況需要開展撫育和更新采伐等經營活動,或適宜開展非木質資源培育利用的,應當符合《生態公益林建設導則》(GB/T 18337.1)、《生態公益林建設技術規程》(GB/T 18337.3)、《森林采伐作業規程》(LY/T 1646)、《低效林改造技術規程》(LY/T 1690)和《森林撫育規程》(GB/T 15781)等相關技術規程的規定,并按以下程序實施。
  (一)林權權利人按程序向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并編制相應作業設計,在作業設計中要對經營活動的生態影響作出客觀評價。
  (二)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按公示程序和要求在經營活動所在村進行公示。
  (三)公示無異議后,按采伐管理權限由相應林業主管部門依法核發林木采伐許可證。
  (四)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需要,由其或者委托相關單位對林權權利人經營活動開展指導和驗收。
  第十三條 二級國家級公益林在不影響整體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發揮的前提下,可以按照第十二條第三款相關技術規程的規定開展撫育和更新性質的采伐。在不破壞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利用其林地資源,適度開展林下種植養殖和森林游憩等非木質資源開發與利用,科學發展林下經濟。
  國有二級國家級公益林除執行前款規定外,需要開展撫育和更新采伐或者非木質資源培育利用的,還應當符合森林經營方案的規劃,并編制采伐或非木質資源培育利用作業設計,經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依法批準后實施。
  第十四條 國家級公益林中的天然林,除執行上述規定外,還應當嚴格執行天然林資源保護的相關政策和要求。
  第十五條 對國家級公益林實行“總量控制、區域穩定、動態管理、增減平衡”的管理機制。
  第十六條 國家級公益林動態管理遵循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申報補進、調出的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
  第十七條 國家級公益林的調出,以不影響整體生態功能、保持集中連片為原則,一經調出,不得再次申請補進。
  (一)國有國家級公益林,原則上不得調出。
  (二)集體和個人所有的一級國家級公益林,原則上不得調出。但對已確權到戶的苗圃地、竹林地,以及平原農區的國家級公益林,其林權權利人要求調出的,可以按照本辦法第十九條的規定調出。
  (三)集體和個人所有的二級國家級公益林,林權權利人要求調出的,可以按照本辦法第十九條的規定調出。
  第十八條 除補進國家退耕還林工程中退耕地上營造的符合國家級公益林區劃范圍和標準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外,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可以按照增減平衡的原則補進國家級公益林。補進的國家級公益林應當符合《國家級公益林區劃界定辦法》規定的區劃范圍和標準,應當屬于對國家整體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起關鍵作用的森林,特別是國家退耕還林工程中退耕地上營造的符合國家級公益林區劃范圍和標準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
  第十九條 國家級公益林的調出和補進,由林權權利人征得林地所有權所屬村民委員會同意后,向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對調出補進申請進行審核,并組織對調出國家級公益林開展生態影響評價,提供生態影響評價報告。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核材料和結果報經縣級人民政府同意后,按程序上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
  上述調出、補進情況,應當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按照公示程序和要求在國家級公益林所在地進行公示。
  按照管轄范圍,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負責對上報的調出、補進情況進行查驗和審核,報經省級人民政府同意后,以正式文件進行批復。其中單次調出或者補進國家級公益林超過1萬畝的,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在報經省級人民政府同意后,報國家林業局和財政部審定,并抄送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
  上述補進、調出結果,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按照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報告國家林業局和財政部,抄送當地專員辦。
  第二十條 國家級公益林監管過程中發現的區劃錯誤情況,應當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按管轄范圍,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組織核定,并在查清原因、落實責任后,進行修正。修正結果和處理情況報告,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報告國家林業局,抄送當地專員辦,并提交修正后的國家級公益林基礎信息數據庫。
  第二十一條 省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做好國家級公益林的落界成圖工作,按照《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林地落界技術規程》(LY/T 1955),在全國林地“一張圖”建設和更新中將國家級公益林落實到小班地塊,做到落界準確規范、成果齊全。
  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定期組織開展國家級公益林本底資源調查,本底資源調查結果作為國家級公益林資源變化和生態狀況變化監測的基礎依據。
  第二十二條 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和國有林業局(場)、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森林經營單位,應當以國家級公益林本底資源調查和落界成圖成果為基礎,建立國家級公益林資源檔案,并根據年度變化情況及時更新國家級公益林資源檔案。國家級公益林檔案更新情況及時上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確保國家級公益林圖面資料與現地一致、各級成果數據資料一致。
  第二十三條 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開展國家級公益林資源變化情況年度監測和生態狀況定期定點監測評價,并依法向社會發布監測、評價結果。
  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于每年3月15日前向國家林業局和財政部報告上年度國家級公益林資源變化情況,提交涵蓋國家級公益林林地使用、調出補進等方面內容的資源變化情況報告、資源變化情況匯總統計表,以及調出、補進和更新后的國家級公益林基礎信息數據庫。上述報告和統計表同時抄送當地專員辦。
  第二十四條 國家組織對國家級公益林數量、質量、功能和效益進行監測評價,并作為《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和《綠色發展指標體系》中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指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考核評價。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適用于全國范圍內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和管理。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由國家林業局會同財政部解釋。各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可依據本辦法規定,結合本轄區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國家林業局和財政部2013年發布的《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辦法》(林資發〔2013〕71號)同時廢止。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城南中路232號 電話:0731-85365808 網址:www.yanhuorf.com
版權所有: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5 HPG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1020471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凌源市| 太原市| 会宁县| 新沂市| 长顺县| 延安市| 霍山县| 华宁县| 清河县| 孟津县| 中西区| 社旗县| 水富县| 安平县| 新建县| 中江县| 长白| 五大连池市| 花莲县| 南昌县| 东平县| 资中县| 宣汉县| 凤阳县| 安阳县| 玉环县| 渑池县| 永州市| 美姑县| 彰化县| 灵石县| 孝义市| 扎兰屯市| 莱西市| 荥阳市| 新密市| 汪清县| 云林县| 苍溪县|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