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規劃成果(規劃文本)

規劃成果評委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點評規劃
2007年底,國務院批準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生態建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與重視。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決定編制區域規劃與專項規劃。《長株潭城市群生態建設規劃(2009-2020)》為其中跨地區、跨行業、“兩型” 社會建設重點支撐的區域性專項規劃。由省林業廳牽頭、多行業多部門配合、我院高工夏本安牽頭負責。長株潭城市群總面積9.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5.75%,人口占60%,GDP占78.5%。長株潭三市呈“品”字型分布,一江兩岸三城山環水繞、山明水凈的秀美生態環境和燦爛的湖湘文化,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獨特罕有。良好的生態、優美的環境,是長株潭城市群的亮點、特色和名片,是“兩型”建設的基礎和成敗與否的重要標志。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是長株潭城市群面臨的突出任務。省委省政府要求“規劃要有超前眼光和國際化視野,規劃確定后要有權威性,剛性管理,嚴格執行”。該“規劃”分綠心區、核心區、核心區外圍3+5 地區三個空間層級。根據“兩型”社會理念、生態學原理、系統工程理論和國務院提出的“打造具有國際品質的生態型城市群”的建設總目標,項目重點研究了城市群生態建設的現實基礎和存在突出問題,在對三大主體空間生態承載能力進行科學分析基礎上,系統性地提出了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生態建設的保護策略與措施、制度創新與改革方向、具體指標、空間布局、功能分區、空間管治及生態建設工程規劃(含森林生態保護與建設、濕地生態保護與建設、城市生態保護與建設,綠色通道和江河風光帶建設、生態村鎮建設、生態產業建設、生態環境綜合監測及“兩型”機制體制改革方案),工程規模龐大,12年建設總投資950.7億元。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為主任的專家評審委員會一致認為:該《規劃》“理念先進,重點突出,成果豐富,具有較強的全局性、協調性、先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是全國第一個城市群綜合性生態建設專項規劃,具有重要的理論創新價值;在全國率先提出的近征遠補、補大于占、總量控制、限額定量等保護發展戰略,對保護城市近效永久生態基地、建設遠郊生態屏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對全國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具有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全國領先水平”。該項目分別獲得湖南省及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二等獎,在省內、國內產生了較大反響和示范作用。“規劃”在省政府批準后實施,成為長株潭城市群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2011年《綠色湖南建設綱要》和2012年《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保護條例》編制的重要依據。
該項目榮獲2012年湖南省優秀工程咨詢成果 一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