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濕地類型多樣,濕地資源豐富,但濕地保護與利用的矛盾也很突出,自1996~2000年開展第一次濕地資源調查以來,濕地狀況已發生很大變化,因此開展第二次全省濕地資源調查具有重要意義。
按照國家林業局的統一部署,湖南省為第二批開展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的省份之一。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全省開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準備工作,成立了湖南省濕地資源調查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委員會、各市州濕地資源調查工作領導小組等組織機構,并組建了省級、縣(市、區)調查隊伍。根據《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技術規程(試行)》及《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工作方案》,結合湖南省濕地資源保護和管理的實際情況,我院作為省級技術支撐單位,編制了《湖南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工作方案》和《湖南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實施細則》,并于2010年3月份舉辦了全省濕地資源調查培訓班。采用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外業濕地調查與資料收集相結合,技術路線清晰、調查方法科學、手段先進。在對全省8公頃以上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開展一般調查的基礎上,對省內國際、國家重要濕地,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以及面積1萬公頃以上的自然濕地開展重點調查。

湖南省濕地資源調查歷時1年,參加人員1700余人,耗資930多萬元,內業匯總統計歷時3年。通過區劃、核實、調查,全省共劃分濕地斑塊15296塊,開展重點調查濕地34個,設置植物群落樣方2202個、樣帶75條。經統計湖南省共有濕地類4個,濕地型11個,濕地總面積1019727.25公頃,濕地率4.81%。

本次調查基本摸清了全省濕地資源的分布、類型和主要生態特征;準確掌握了全省489種濕地植物、639種濕地脊椎動物的分布情況;新發現了城步三浪田、炎陵桃源洞等山地沼澤濕地,豐富了我省的濕地資源類型;建立了涵蓋全省、信息全面、查閱便捷的濕地資源數據庫,制作了濕地資源分布圖,系統全面編寫了《湖南省濕地資源調查報告》。調查成果資料翔實,技術規范,數據可靠,內容全面,深度和廣度符合國家林業局省級濕地調查大綱的要求,對全省濕地保護與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為湖南省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提供了翔實的基礎資料,可作為編制全省濕地保護與生態恢復治理、建設的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