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至1月15日,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吳發云、胡楊兩位專家來湘對陸地碳衛星湖南綜合試驗地面樣地調查項目進行中期檢查,副院長王福生、監測中心有關同志陪同檢查并慰問了外業調查團隊。
檢查組一行到達湖南后,首先聽取了我院調查組負責同志對本項目已完成外業工作和調查進度情況的匯報,并與調查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隨即前往永順縣、花垣縣、桃源縣,頂風冒雨,對抽查的17個調查樣地的飛行區域選擇、樣地類型等調查程序及每木檢尺、郁閉度、坐標采集等調查數據進行了檢查核實,對調查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現場分析和指導。王福生副院長對外業調查人員表示親切慰問,他充分肯定了調查隊員在山高、坡陡、路遠、天氣冷的條件下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鼓勵大家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克服困難,圓滿完成工作任務。他強調,第一,要堅持安全生產,努力克服自然環境和不良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第二,要嚴格標準,根據上級領導專家提出的問題和意見,認真總結、提高和完善,保證質量進度。吳發云主任肯定了我院外業調查工作的開展情況,對調查隊員吃苦耐勞,迎難而上的工作精神表示贊賞,并要求確保項目按時保質完成。
我院于2017年10月成功中標該項目,計劃開展3個約600平方公里區域有人機飛行、16個1平方公里無人機飛行和約580個700平方米的地面樣地調查工作,獲取陸地碳衛星模擬數據和產品驗證數據。11月份以來,我院監測中心40多名技術人員分別奔赴有人機和無人機飛行區域開展外業調查工作,目前已完成580個計劃樣地中的503個樣地的外業調查和內業數據處理等工作。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項目是國家林業局“十三五”時期的重要工作,項目于2017年1月9日正式立項,預計2020年發射衛星。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建設,主要是針對林業監測周期長、要求精度高等方面的特點,重點解決林業調查監測成本高、困難大、技術急需更新等問題;通過對林業衛星應用情況的分析,加強衛星資源與技術整合及綜合應用,突破傳統監測技術瓶頸,實現精準監測。
|